查看原文
其他

寻足迹、忆初心,这场寻根之行跨越千里……

枕戈观澜 枕戈观澜 2024-07-08

文字 | 郭鹏程、杨   琪、高瑜秀

图片 | 陈锦超、贾松宇、段飞扬


近日,第73集团军某旅

聚焦“铁心向党铸忠诚、同心奋进担使命”

深化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第一专题教育配合活动

组织寻根小队跨越千里

去追溯旅史中记载的“二郎山精神”

借拍摄“云课堂”引流红色资源

让官兵在感悟信仰中镌刻忠诚底色

夯实理想信念根基

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



云上寻根,传承红色基因

寻根小队的第一站

来到了川藏公路博物馆

场馆外伫立着一座“路魂”雕塑

刻画出筑路战士们

开山劈石、修路架桥的场景

与旅队“二郎山精神”主题雕塑遥相辉映

更是一代代工程兵担当奉献的真实写照



走进川藏公路博物馆

一件件展品无不在述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从筑路使用的钢钎与铁锤

到当时张贴的动员标语

官兵们通过这些鲜活的历史文物

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筑路的艰辛

并为之动容,引发深思


 

军地共建,凝聚共育力量

“我们将全力以赴支持部队对传统精神的挖掘”

此次寻根之旅还有意外收获

当活动信函

传至博物馆所在的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当即便获得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历史的追溯者与守护者相遇

一场合作共建协议签约暨军地共建授牌仪式

随即拉开帷幕




现地感悟,弘扬奋斗精神

离开博物馆

寻根小队驱车穿越“318线”

来到“川藏公路第一险”

这里也是旅队精神的出处——二郎山

历史上的二郎山

终年寒冷飞雪、环境恶劣异常

当时的筑路战士们

白天工作在高海拔气候环境下

夜里在坡度30度的斜坡上

搭设简易帐篷居住

穿着沾满泥沙雨水的“泥子军装”

仍斗志高昂地在悬崖钢索上挥锤凿路

他们以“铁山也要劈两半”的干劲

以“叫河水让路”的豪情

让一道道天堑化作通途


 

“当时,旅队的任务

打通二郎山至泸定段的道路……”

宣讲员茅瑜璇攀爬着山路介绍道

寻根小队用第一视角

带领官兵重走二郎山老路

官兵们沉浸在奇险难测的路况之中

感悟先辈们征服崇山峻岭的豪迈气概

当年先辈们就是在这种情形下

悬吊在峭壁悬崖之上

一人扶着錾子,一人挥舞铁锤

硬生生劈出一条标准公路

最终凝聚成“听党指挥、不惧艰险、

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二郎山精神”



寻根小队一路前进

带领官兵们穿梭时空

回到那个艰苦卓绝又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

沿着先辈们浴血奋战的足迹

翻越重重山岭,跨过悬崖峭壁

深切感受到越是艰险越要向前的大无畏精神



循着旅史脉路

寻根小队的最后一站来到大渡河

当年,刚劈开二郎山的先辈们还承担起

开设渡场、漕渡物资的使命

河畔边斑驳的碑文还依稀记载着那段历史

“二郎山精神”得以在这里继续闪耀光辉

指引一代又一代官兵勇斗惊涛骇浪

渡送一批批的物资抵达对岸

完成党和人民交托的使命任务



动人的是故事,不变的是传承

此次寻根之旅兵们找到了精的根脉

从巍巍二郎山到东南沿海

代代“二郎山精神”传人锐意进取

铸就光荣历史

迈步在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上

官兵们纷纷表示

要以奋发有为的姿态逐梦新时代

练强打赢本领、践行强军使命中

将“二郎山精神”发扬光大

续写新时代使命荣光

▼往期回顾▼


  互动+演绎,这场“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鼓舞人心!

  军官,晋衔!

  打造“智能化”饭堂,让练兵备战更有动力!


来 源  | 枕戈观澜(ID:zggl31)

监 制  | 吴科儒    高小敏

主 编  | 廖晓彬

编 辑  | 陈   军    刘思宇

值班编辑 | 黄吉宸

期 刊  | 2734期

觉得不错,请点个在看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